全国服务热线

0731-85129866

技术服务

分类导航

丰雨季节防基腐

发布时间:2019-03-14 来源: 百度文库
  最近很多农户反映,不知咋的!家里的水稻秧子无缘无故死亡,剥去死亡稻株叶鞘,可见根节部变黑褐,可见深褐色纵条,根节腐烂,伴有恶臭,植株心叶青枯变黄。这是水稻细菌性基腐病。
  水稻细菌性基腐病的发病因素主要是肥水管理和气候条件。
  肥水:地势低洼,土壤粘重,排水不良,通气性差的田块。浅水勤灌,露田可减轻发病。肥料的种类数量也有密切关系。氮肥多,施用迟,苗嫩都易发病。增施有机肥和钾肥有效。
  气候因素:高温高湿利于发病,长时间淹水发病重。
  水稻茎基腐病是影响水稻产量的重要病害,控制不及时,会导致减产甚至绝收。该病在水稻分蘖至孕穗期发病,主要特征为发生枯心苗和枯死株、伴有恶臭,极易被误认为螟害。
  防治意见:
  1、农业防治:及时排水晒田,增施磷钾肥及微量元素,提高植株抗逆能力。
  2、药剂防治:以预防为主,做好水稻分蘖期至孕穗期的基腐病预防。
  防治药剂:噻菌铜+四环霉素。注意:铜制剂在高温下会产生轻微药害,施药避免晴天高温时段。
  已发病田块,视病情施药2-3次,同时可添加多种微量元素叶面肥,并结合田间其他病虫防控一起进行。

海南产种...

五月是水...

详细地址: 长沙市芙蓉区马坡岭农科院内隆康大楼二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