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司新闻

公司新闻

安徽日报丨“亘两优6339”测产亩产干谷达1679斤

  • 发布时间:2025-11-26
  • 发布者: 安徽日报
  • 来源: 安徽日报
  • 阅读量:
  
  “你看这稻穗,颗粒挨颗粒,摸着就感觉沉。”近日,在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香隅镇临江村连片水稻田里,金黄稻浪翻滚。

  测产现场在进行人工脱粒。聂易丰摄
  “测产开始。”话音刚落,田间便响起阵阵欢呼。东至县光辉家庭农场示范田种植的兴隆种业推广品种“亘两优6339”水稻品种,经严格丈量、收割、脱粒、称重、水分换算等操作测定,亩产干谷达1679斤。令人振奋的高产背后,是一条从“一粒种”到“一碗米”的全程机械化农业产业链在硬核托底。
  “当时选择这个品种不仅是看中它抗倒伏、抗病性强,还特别能适应本地的土壤和气候,能有这产量,‘亘两优6339’这个良种是基础。”光辉家庭农场负责人王光辉说,示范田靠近长江边,今夏高温、大风天气又多,他最初担心会出现稻穗空瘪、大片倒伏等情况,如今从测产结果来看,选种的眼光“准了”。
  良种播下去,还要良机跟得上。“过去人工插秧,一亩地就得两三个人忙活大半天,行距株距不均匀,还容易缺苗。现在机插,一亩地不到半小时就搞定,秧苗栽得又直又匀,密度也刚好。”负责田间耕作的农机手李师傅开心地说。早在2017年,王光辉便投资20余万元,购置一整套水稻育秧、插秧等农机设备,其中一台插秧机可享受国家财政补贴3.18万元。在满足自家需求的同时,还可为其他小规模种植户提供机械化服务。
  农技人员查看田间水稻病虫害情况。聂易丰摄
  今年,香隅镇进一步优化农机补贴政策,推出“农机新购置补贴+报废更新补贴+残值回收补偿”组合拳,简化申报流程。截至目前,全镇已办理老旧农机具报废1016台,惠及625户,使用补贴资金175.528万元;受理新购置补贴申请64份,惠及49户,使用新购置资金58.854万元。政策红利让农户省心又增收,为作物机械化耕种、粮食增产增收提供了坚实保障。
  从育秧期的温度调控,到分蘖期的水肥管理,再到灌浆期的病虫害防治,光辉家庭农场引入多项新技术:采用工厂化育秧模式,培育的秧苗整齐健壮、抗逆性强;通过机插秧技术,保证每亩秧苗株数均匀,提高了田间通风透光性;关键生长期通过无人机飞防“一喷多促”技术,有效增强了水稻抗高温、促灌浆能力。“这些技术的应用是丰收的‘硬支撑’,往年遇到高温天,稻穗容易出现空瘪,今年穗粒饱满度明显提高。”香隅镇高级农艺师陶运强介绍。
  1679斤的测产数据,是“三良”一体化配套技术成效的生动实践。如今,在香隅镇的田间地头,良种推广有方向、农机作业有保障、田间管理有指导的农业生产模式逐步形成,农业丰收、乡村振兴的美丽答卷正越铺越舒展。
手机二维码
微信公众号

0731-85129866

微信公众号

手机二维码